如何營造家居生活的幸福感,“燈光”無疑是最重要的一環(huán),而換個燈當然也有難易之分。
出租屋里的“換燈”就很簡單了,無非是換個色溫和照度更合適的燈泡,再添點落地燈或者氛圍燈。費不了幾個錢,卻能瞬間提升家里的溫馨程度。
自家房子裝修亦同理,不管家中其他的家具有多奢華昂貴,沒了燈光的加持,總能讓人感覺掉了幾個檔次。
改變燈光——這是提升家裝品質最快速的捷徑,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聊燈光該怎么裝。
01什么是“無主燈”
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主張“無主燈設計”,所謂“無主燈”,對應的便是長久霸占家居界的“一屋一盞吸頂燈”。
曾經我們對燈光的力量一無所知,什么“有照明死角”、“沒法局部照明”、“沒有洗墻效果”......我們都不是很在意。
在那段還未開始追求高品質生活的歲月,“一屋一盞吸頂燈”也滿足了我們大部分的需求。
然而,此一時非彼一時。
燈光應當合理的運用在家中的各個地方,以滿足我們其他的需求。
通過各種點面結合的搭配過后,既能坐擁層次鮮明的光影趣味,順便提升家具質感;又能方便日常生活,提高幸福指數。
“無主燈”的出現,讓射燈、筒燈、吊燈、落地燈、壁燈、燈帶……搭配得熱熱鬧鬧。
在這種形勢下,我們可以按需搭配,哪里需要照哪里。
以客廳為例,家人聚會便需要一些明亮活潑的燈光。
如果閱讀角設在客廳,沙發(fā)或單人椅旁配上一盞色溫合適的落地燈就恰到好處。
或是想讓客廳墻上的掛畫更加醒目,那么合適的射燈就派上了用場。
要是只有一盞樸素的吸頂燈的話就難以辦到了。
當然也不意味著一棍子打死“吸頂燈”,只是需要大家意識到燈光更豐富的作用,不僅僅局限于“照明”,“照亮”,“能看到”。
02高階版“無主燈”
適合裝修前
之所以說是高階模式,是因為它需要的專業(yè)度比較高,且最好在裝修前就進行規(guī)劃。
在高階模式中,射燈和筒燈是主力軍,得益于它們便于“哪里需要點哪里”。
區(qū)分射燈和筒燈,主要看光束角大小,以及是否能轉向。筒燈的光束角更大,射燈更小,光線更集中。
這兩者都可明裝(突出來),也可暗裝(需要吊頂)。
明裝射燈
有兩種方式:一是我們常說的“軌道燈”;
二是單個“散裝”(沒軌道)。
暗裝射燈
暗裝射燈的燈面是傾斜的,可以調角度,可以做到洗墻效果。
明裝筒燈
豎直向下,不可調節(jié)角度。
暗裝筒燈
只見光,不見燈
在安裝射燈和筒燈的時候需要注意:
1. 想要實現只見燈源,不見燈體的簡潔暗裝,便需要犧牲一部分的層高,基本至少要吊 10 公分左右,也會相應的增加吊頂費用。
2. 如果不吊頂,可以徑直明裝,是性價比更高之選。
而我們常說的“軌道燈”,也是就是射燈明裝的一種方式。
筒燈和射燈相比,很多燈光設計師會更偏愛后者。因為射燈可以調節(jié)角度,打在墻上或者家具上,營造出更多“洗墻”效果。
03Easy版“無主燈”適合已經裝修好的家
已經裝修好的家庭,在換燈方面依舊有很多選擇的空間,落地燈、臺燈、燈帶、壁燈、柜底燈都非常不錯。
現在落地燈的顏值也越來越高,搭配得好就能讓家里更有格調。
燈架當然是顏值越高越好,但選燈泡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。色溫、瓦數都不一定要局限于標配。